“展览的主题'初心'正是我绘画脉络的终点,我希望通过每一段的绘画尝试去思考人类本心的诉求,探讨艺术如何帮助我们不忘初心、回归原本、心存感恩。”黄欢所有的作品都延续了关于人心、人性、欲望、信仰这条主脉,讨论人的原初到终结这个往复轮回中丢失的那份真实。初心——黄欢作品展开展在即,让我们一起聆听黄欢老师对其作品的定义与解读。
六尘艺术馆(以下简称六尘):此次展览主题定为“初心”,具体含义是?目前的工笔重彩创作与您2013年以前十余年持续的彩墨作品是否有关联?
黄欢(以下简称黄):多年来我的中国画创作一直围绕着内心的疑惑去寻求答案,我想,每个人生阶段都有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内心走通了自然也就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但是最有趣的是有时人做事和心愿并非一致的,我认为那是因为人类最善于做的事情便是伪装自己,我不想界定它的好恶,或许出于本能的保护,但是这种伪装有时会在恒常的生活中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以至于使自己相信这些伪装就是真实的自己,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人们常说人生如戏,但是戏是否精彩要看演出的水准和意义,十年前的彩墨系列《在别处》通过手和脚的表情特写,展现了不同于善于伪装的面部以外的人类心绪。通过独处和相处中的人们的手和脚,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生动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或者恐惧、或者寂寞、或者幸福、或者踯躅、或者兴奋、或者悲痛......这些手脚都佩戴了繁复华丽的饰物,表达了都市人在华丽的掩饰下捆绑了自己的本真,因此人与人的交往中充满了试探和戒备,在这组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既靠近但又不能相互信任,虽亲密却不排除心在别处。因此,《在别处》可以说是我对“身体观”这一命题抛出的发问,是一场关于灵魂与肉体关系的讨论,这样一条主线一直贯穿了我诸多创作的发心。比如2002-2003年开始的彩墨《不要飞》讨论了关于心的离开与身体的相依中的矛盾;2004-2008年的彩墨《人——-鸟》讨论了人内心欲望和身体变异后的尴尬;2009-2010年的水墨《山海经》讨论了远古人类对世界的猜想和现世种种异象的悖论;2011-2012年水墨线描《灵翼》讨论了人类异化羽人、花人等形象后,对欲望的神往;乃至2014年至今的工笔重彩系列作品,讨论了人类信仰中的轮回和行为背离初心时遭到的恶果。所以作品都延续了关于人心、人性、欲望、信仰这条主脉,讨论人的原初到终结这个往复轮回中丢失的那份真实。展览的主题“初心”正是我绘画脉络的终点,我希望通过每一段的绘画尝试去思考人类本心的诉求,探讨艺术如何帮助我们不忘初心、回归原本、心存感恩。
在別处No.950x50cm2004年
六尘:我们发现,您2014年以前的《在别处》、《灵翼》、《人鸟》、《预言》、《山海经》等彩墨一直在写意人物这个范畴中进行探索,提示了从身体语言、身体形态到身体美学等对于“身体观”的研究,在根本上指向人的自我理解、相互理解,更指向存在、意义的终极之所。但近一年的新作似乎抛弃了以往十年间创作人物画的主题,转向花鸟范畴,那么这样的思路是如何在2014年以后的工笔重彩创作中延续的呢?
黄:作为思想姿态的“观”,不仅仅是一般的观看、观察,更是观者与被观者间形成的联带。身体观的研究最终是对人之意识和意向的探询,实际上就是最自我的关照。2014年之后我的作品主题转向一系列动物骨骼的仪式化表达,这里面有仿古的图式,也有宗教的图式。这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我的作品如何可以帮助人们回到自己的初心。古人崇尚身心之学,并以身心互渗、身心一如为终极追求,而当代中国文化却处处昭示着心性与身体的断裂、理念对肉身的压制,亦或身体对于心性的不忠。反思关于“身体”而不是“肉体”的某些问题,表达的内容其实完全可以脱离人物这个具象的本体,将骨骼作为符号象征死亡这一人类最为关注的终极话题。从《往生》、《嘎巴拉》、《密语》、到《空相》、《彼岸》、乃至《大自在》讨论的都是人类由生到死这一旅程中的轮回往复,生的追求和欲望伴随始终是我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初心本真,有时离世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一生的旅行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的简单道理。
六尘:这么说,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舍弃是您对于人类身心观、价值观更深入讨论的需要,把对人类的欲求的讨论扩大到了生灵这个更大的范畴。生死轮回这样的主题在您的工笔重彩作品中是如何解读的?是否可以为我们具体讲讲每个系列的创作动机?
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在诠释着轮回现象。风起云涌,凝聚成雨,雨被蒸发后变成云,周而复始,是轮回;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等宇宙物理的运转也是轮回;世间的一切现象都离不开轮回循环的道理,人也不例外。佛说:死亡,只是此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却离不开轮回不息的六道,离不开炽燃火宅般的三界。在出离生死之前,生命仍将延续,所做的种种业力,也将跟随着并影响着我们。佛教劝导人们作善业,生于上三道,警示人们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而“业”,即人的行为,主要指身、口、意,也就是身体的行为、种种言说和精神意识的行为。俗话说:能掌握己见,就能掌控一切现象。当我们了悟涅磐和轮回的一切现象都只是心的造作,人才能学会控制物质的能力,控制欲望的能力,如果遗失了初心就会走入迷雾。
《往生》这个系列想表达一种庄严的仪式感,使用了对称正面佛像的形式和姿态,将那些被猎杀的动物头骨置换在佛像上,主尊手持象征暴力的枪支或象征失去自由的鸟骨,画面的色彩以蛤粉为白色,以朱砂为红色,以金潜纸作底,比较单纯和强烈。我希望这个系列的作品通过大尺幅、满构图的形式,可以体现生灵在被人类屠杀之后获得往生的庄严,佛像的背景是不断重复的枪支,使人们醒悟因为贪欲做错的事,在这个系列里人类的恶行被获得原谅,心灵得到了救赎,体现了一种大爱和接纳。
往生系列之一27×24cm2014年金潜纸重彩
《彼岸》是一些2-4平尺的小画,用鸟骨结合报身佛像的装束拟人的表现古人读书、品画、赏花、拜石、御风、戏水的生活场景,这是一种生死轮回的隐喻性表达,鸟类的拟人手法暗喻了生灵的平等,报身的衣饰在佛教中用于劝慰人们放下执着心和一切贪欲。画面加入了中国传统样式的道具,比如水纹、奇石、古建、云纹、宫扇等,色彩方面相对比较淡雅,突出白骨鸟身在金色背景中的飘逸和空灵。这个系列寄托了我的许多美好愿望,希望生命可以在任何一种形式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安详。
彼岸系列之十一90×50cm2015年金潜纸重彩
《密语》是描绘以对偶形象出现的的作品,两两相对的动物似乎在相互诉说,两两相背的动物似乎在相互依靠,对偶的两边并非完全相同,他们可以任意被安排在画面的或正或反的对称图式中,既象镜子中自己的映像,也象同族的伙伴,它们的面部呈现出诡异的令人不解的笑容,寓意着对世事无常的包容和接受。这组作品的初衷是意图表达人类应该时时对自身进行反观和对命运安排的泰然处之,我承认自己是个宿命论者,但我相信生命体验的过程可以因为心态的调整而变得非常精彩。
密语系列之七27×59cm2015年金潜纸重彩
《空相》组画呈现出来的是色调淡雅的佛像,佛像手持的法器都是用于除恶降魔的,背光、头光或法座被置换为鸟骨图案,象征着生死间的善恶美丑都是虚无。迷信的人去求神拜佛所跪拜的佛像不过是一个精神上的符号,每一尊佛像都代表了开启人类心灵的隐喻者,对于宗教的信奉使人们相信世界有轮回因果,因此学会谨言慎行来约束自己的和通过反思来净化心灵,因为有了信仰,人的现世变得有了着落和意义。因此,我们一旦明白了轮回和涅磐不过是心的造作,就会明白心的本性是空性,相的本性是空相。
空相系列之五66×66cm麻纸重彩2014年
《大自在》表现了相对超然的场景,罗汉或菩提面对自然界的一花一木入神观想,微小的植株被无限放大了比例,成为心中大自在的映射。我希望表达人类可以通过珍视生命从自然中获得超越一切的力量,佛陀的无边法力也在这样的大自在中变得溶化。
其实画什么并不重要,佛教的义理也不是解答作品的关键,我一直希望可以找到一种符号代表我的观念来敲开人们的心门,用色彩来渡化过错中的恶果,用隐喻来提示人类以时常自我反思,不忘初心。
大自在系列之一50×50cm2014年金潜纸重彩
六尘:看来您的作品中的观念性、隐喻性、象征性是非常重要的,你认为中国新工笔画的创新之处是否与您这个阶段的艺术尝试有关?
黄:当代中国新工笔画发展中有一批杰出的艺术家致力于作品中观念和艺术背后母题的深入挖掘,这是中国传统工笔画在经历了唐宋高峰之后走到今日的必然结果。我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物象表达观念,以宗教的义理和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对生死轮回的奥义进行探讨。花朵代表了万物的生生不息,骷髅代表了死后的世界万物归一,佛像代表世间的无常,法器代表了公正和伸张正义。无论在生前的世界遭受了什么样的磨难或者被人类虐杀的动物,都幻化为菩萨超度和救赎人类的错误。宗教是关于人心的哲学,它的精髓并非迷信,而是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不断警示和检点我们的所言、所行、所想,这一系列作品使用的宗教图式,寓意了视觉上的一种崇高和庄严,重彩中的传统矿物色散发着单纯、静谧、浓郁的气息,昭示着人类古老的生死预言。
嘎巴拉系列之1200×104cm金潜纸重彩2014年
六尘:您在阐述中提到了创作中的一种“仪式化”、“宗教图式”概念,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在您的创作中宗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我们关注到在您的艺术经历中一直在有意或无意的将佛教等元素注入到绘画观念的表达中。
黄:我的母亲是位画家,因此从小受到了家庭的艺术熏陶使我从幼年时就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杰出艺术经典,这里当然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艺术,同时多次到欧美、亚洲地区的艺术考察和文化交流使我有机会在东西方宗教艺术中体会两种文化背景下艺术的不同,我每次被虔诚的宗教绘画和雕塑深深打动之后都会更加对宗教艺术的魅力感到着迷和好奇,我翻阅了基督教和佛教的许多书籍开始了解艺术品背后的故事,我希望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获得同样感人的巨大力量,我认为我对宗教神秘感的兴趣正是源于对宗教艺术无比的热爱。在大学读研究生和博士期间,我对佛教造型的流源作了一些浅显的研究,这也与我尊敬的导师李少文先生的深入引导密不可分,他对中国古代艺术尤其是宗教美学、哲学有着多年深入的研究,他提示我独立思考的思路并支持我多走多看多想,我于是特地到各地寻访杰出佛教艺术的寺院,做笔记画速写、拜访高僧和专家,收获颇多,也促进了我艺术创作的发展。我认为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佛教艺术对中国画的造型和艺术语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当代艺术家反思传统时一个重要课题。
六尘:请教一个私人问题,我们关注到您与很多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交往深厚,您还多次前往青藏高原藏地闭关创作,同时,在您的工笔画作品中融入了很多藏密佛教艺术元素,甚至作品的题目也使用了“往生”、“空相”、“嘎巴拉”、“彼岸”等等这样的佛教语汇,您是否是佛教徒呢?
黄:简单的来说我更愿意说我信奉佛教的哲理,但我不迷信任何一种宗教,我对藏传佛教的亲近源于和几位上师活佛的缘分。我在青海喇嘛寺中挂单作画,和师傅们同吃同住,使我真切的了解了藏秘僧侣的修行生活和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有缘几次拜见西藏山南的洛扎·朗卡土登群培降参大活佛,向他请教佛教艺术,活佛悉心教导亲自示范讲解,引领我走入唐卡的神秘殿堂;我多次探访唐卡发源地黄南州同仁县的热贡画院,向著名的唐卡画师讨教绘画的技法和颜色的使用……我深切的感受到藏传佛教中对于人的生命科学、精神世界、物质原理的融汇贯通,僧人将深奥的哲学、佛学和文学、语言学、艺术、医学、物理学、自然学糅合一体,生命的过程伴随了对自己修炼和对他人的帮助,这正是我心中的宗教,它应该不是对人的限制,而是通过修行获得心灵的自由。
彼岸系列之九50×50cm2014年金潜纸重彩
六尘:就您游历欧美、亚洲诸宗教圣地后,您认为宗教是什么?您所说的宗教意义在于“渡化人心”,那么,您认为在宗教艺术中您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您的作品是否可以归为佛教绘画?
黄:可以肯定地说,我的创作不是佛教绘画。佛教的造像是非常讲究度量衡的,而且每位佛和菩萨都有在艺术上严格的表现要求,这是不可以随意更换的,研究佛像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小到法器的特征,手印的形态,璎珞的位置,锦缎上的图案,大到佛像的容貌特点,色彩的范式,坐骑的特征,背景的内容,都被规定的非常具体,如果任意篡改发挥,僧人们会感到迷惑不解和恐惧。因此,我的作品准确的说是期许和佛教一样可以渡化人心的良药。所以在我看来宗教是关于人心的哲学,是人类信仰的居所,人因为拥有信仰而变得充满信念和力量,可以说宗教给了我们一个可以珍重生命旅程的理由。
密语系列之二88×52cm2014年金潜纸重彩
六尘:在您的相关文章中,提到工笔画中的“徒手造型”,这是对画家的一个很大挑战,可以具体谈一下在您在绘画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吗?
黄:记得在中央美院给本科生上线描课开始,我就在思考以线为骨的中国画中意象造型定位何在,于是我尝试在工笔画的起笔开始就使用不打线稿、直接徒手造型勾线的方法,画面从中部一个细节落墨开始勾线,大小、比例、构图、乃至随之生发的内容布局和疏密节奏都是根据画面而边“走”边画的,我非常推崇石涛和尚的“一画论”,一切源自一笔,万物始于一。正是这种游走式的随意给了我在创作中不断产生的灵感和激情,我不喜欢按部就班,不喜欢重复劳动,更不喜欢在一开始就知道事情的结局。那种预设好的意念和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变数,成为创作过程里对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我很着迷这种在掌控中时常失控的状态,体味着作画时无时无刻对意外的对话。徒手勾线的优点是造型灵动有意趣,作画的时候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画一点想一点,也不知道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意外让人惊喜。不过有时发现,看得多了,知道多了,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产生越发强烈的敬畏心,古人做学问的根基和态度靠点滴积累和慢慢生发,不是浮躁快速突变的,越是特立独行和反叛,越是要厚积而薄发慢慢积累。
黄财神50×50cm2015年金潜纸重彩
六尘:能跟我们谈下您对南京的印象吗?
黄: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六朝时便有王羲之、顾恺之这些我最喜爱的诗画大家,就连我的母校第一任校长徐悲鸿先生也是“金陵三杰”之一。在宗教方面,从东汉末年佛教东渐江南,到清朝末年杨仁山建立金陵刻经处,南京拥有将近一千八百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和众多的佛教文化遗存,以及最新考古发现的长干寺地宫瘗藏的圣物佛顶真骨,使得这里成为我心中最为重要的城市,记得第一次到金陵之地我便迫不及待的驱车赶往栖霞寺和鸡鸣寺,在那里速写拍照流连忘返。所以在我看来,南京的历史感一点不亚于北京,而且别有风韵。在央美读博做论文期间,我的论文是关于清中后期文人士大夫书画史的一段人物专题研究,那时我便查到南京艺术发展,尤其是艺术市场的影响在全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古代金陵政治文化中心,艺术市场向来一脉传承了它的历史优势,不过与北京上海相比更倾向于传统书画,在当代艺术的展示中两次南京三年展算是个亮点,私营美术馆在这方面可以坚持展览的品质和档次显得非常可贵。南京六尘艺术馆大力扶持青年艺术家,为画家们提供机会展示自己,并推动当代艺术中新生力量的成长实属难得,所以我非常感谢六尘艺术馆的柳晖馆长和他的团队为我的画展所作的一切,这会成为我更加认真对待自己创作工作的动力。
六尘展讯:
展览名称:初心——黄欢作品展
参展艺术家:黄欢
出品人:柳晖
策展人:王震
展览主办:南京六尘艺术馆
展览协办:六尘画廊、杭州六尘艺术空间
展览时间:2015年4月26日——2015年5月10日
开幕时间:2015年4月26日下午3:30
联系电话:4000707717
官方网站:liuchengallery.com
参展艺术家:黄欢
1977年生于北京,满族。
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200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首届绘画造型类美术学博士学位。
2007年至今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美学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大展并获奖,作品发表于《美术研究》、《艺术探索》、《美术向导》、《美术文献》、《荣宝斋》、《美术报》、《江苏画刊》等国内重大艺术刊物,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研究》、《饰》、《艺术设计研究》等学术期刊。出版画册《黄欢人物写生集》、《走进画家o黄欢》、《格局o格调——-中央美术学院实践类博士研究创作集》、《国墨风范——-当代中国美术家领军人物·黄欢》,著作《并非衰落的末世百年——-清代中后期的“文士”人物画》、《从直觉到理性——-青少年艺术发展中的转型教育》等。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